新闻动态 业务公告 促销信息 *策公示 支付结算 金融宣传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防范电信诈骗 提高反诈意识

近年来,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诈骗犯罪日益突出,且手段多变,骗局逼真。越来越多的群众落入陷阱,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在针对以往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立法规定较为分散,存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精准打击不足等背景下制定出台的,在2022年9月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学习这部“反诈宝典”吧!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不法分子会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如冒充公检法,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等形式进行诈骗。

二、为什么要制定它?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三、它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及附则内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以“小切口”立法形式,对特定领域犯罪进行深入治理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从根本上、制度上预防、遏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新型犯罪的重要法律,是数字安全领域立法的重要探索。

四、该法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打击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适用本法。境外的组织、个人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或者为他人针对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帮助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和追究责任。

五、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牢记四要,四不要

四要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四不要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

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2.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帮助你激活APP诈骗预警,以此减少诈骗来电和短信!


TOP
微信在线客服
微信在线客服
链接